Search


轉貼關注東南亞的4-Way Voice 四方報 對下面這則新聞的回應。
  • Share this:


轉貼關注東南亞的4-Way Voice 四方報 對下面這則新聞的回應。

「學者批:年輕人缺文化素養 恐成菲律賓(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9/880167)」

小編聽說今天又有學者失言了(咦?不是柯P!)於是剛剛馬上找新聞一看,乖乖不得了,節錄部份新聞內文如下:「東吳大學名譽教授劉源俊痛批,台灣文化目前是空心文化......擔憂台灣將變成下一個菲律賓。」

喂喂喂,這幾位叔叔阿姨就算要獨尊大中華文化、刻意貶低台灣本土文化,再怎麼樣也不是拿「菲律賓」來當例子好嗎?小編決定馬上重砲回擊打臉,啪啪啪啪啪啪~~~

1.語言:菲律賓有自己獨特的官方語言塔加洛語(Tagalog),全世界只有菲律賓在用,國內塔加洛語的文學、詩詞、歌曲、劇場、電影......的創作非常興盛,更不要說除了塔加洛語外還有宿霧語(Cebuano)等30幾種地方方言,每個方言還都有自己的文學系統,著名的作家、詩人、歌手......更是層出不窮。

2.節慶&宗教:菲律賓的天主教信仰十分著名,而且他們不是直接把羅馬教廷那一套搬過來照本宣科用,相反的是菲律賓重大宗教節慶如聖十字架節(Santa Cruzan)、宿霧仙奴諾節(Sinulog)、黑耶穌出巡(Black Nazarene)都是跟菲律賓地方特色結合後新誕生的節慶,每個都超過一百年歷史,跟一般天主教節慶截然不同。

3.服飾:菲律賓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服飾,男生穿的叫 Barong,女生穿的叫 Filipiniana,都是用菲律賓本土生產的絲綢製成的,且為了因應菲律賓的熱帶氣候,材質都做的很透氣,這兩件傳統服飾在台灣也不難看到,每當遇到菲律賓重大節日時都會有外勞或新住民穿出來亮相~
https://s-media-cache-ak0.pinimg.com/…/d01e16441256aa8d6721…

4.食物:菲律賓先後受到西班牙、美國殖民統治然後又有許多中國華人移居,因此菲式菜餚帶著很多西、美、中的影子,但也不是跟那三國完全一樣,而是早已跟菲律賓本土特色結合轉變成新的樣貌,像著名的烤乳豬(Lechon baboy)、菲式燉肉(Adobo)、菲式潤餅(Lumpia)都是這樣;此外菲律賓也有不少純本土的代表性食物,像說小編很愛吃的菲式剉冰(Halo-Halo)、炸豬皮(Chicharon)都是這類~

5.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面向可以繼續打臉,可是再打下去也沒意思,小編要先趕著做四方報比較重要~~

好~做個總結,小編的觀點一向是文化沒有高低優劣之分,就算是亞馬遜叢林原始部落或是極地的愛斯基摩人,他們的文化也有迷人之處,也因此台灣社會才會有四方報這種代表多元文化的獨立媒體存在;反過來說通常是內心最沒文化素養的人,才會急著在那邊強調我們的XX文化最棒你們的XX文化沒水準之類的,可笑、可悲、可嘆啊~~~

最後送這幾位大教授幾個字:袂見笑!(啊,他們可能聽不懂,因為是台語喔~啾咪)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「歷史是由生於現代的我們,對於過去的探問。為了當下自身生活的理解,或是為了決定今後必須前進的方向,歷史對我們才有必要性。但是,『現在』轉眼間就成了過去,『現在』的模樣也不斷在變化著。對於過去的探問,當然也應該同樣不時地更動。該用什麼觀點看待過往,過去什麼是重要的,對於每個人,每個團體,還有每個時代,都不一樣。對過往的解釋和理解,絕非一成不變,並不是只有一種方式。」 「現代應該有現代所需要的歷史認識。當人們對於自身的問題認真的討論,嘗試催生新的歷史認識之際,力量就產生了,而時代的齒輪又一次開始走動。現在對歷史學者而言,最重要的不是忠實地遵循學界的『常識』,而是拋開過去的想法,提出符應時代的構想。」 「現代人所需要的歷史觀點是什麼呢?那就是新的世界史。所謂的世界史,是以我們看待世界的眼光為基礎,為了深刻且持平地理解在今日全球化世界發生的各式各樣事件,並訂定社會將來走向,進而產生的必要教養。」 ──羽田正
以臺灣為起點,描繪屬於未來的全球歷史。
View all posts